【組成】茵陳葉3克 茯苓(去皮)1.5克 梔子仁 蒼朮(去皮,炒) 白朮各9克 黃芩(生)1.8克 黃連(去須) 枳實(麩炒) 豬苓(去皮) 澤瀉 陳皮 漢防己各0.6克 青皮(去白)0.3克
【用法】上十三味,哎咀,作一服。用長流水450毫升,煎至150毫升,去滓,空腹時溫服。
中藥方劑之茯苓類
方劑學,名處方,俗稱湯頭。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,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,配伍而成,在同一張方劑中,藥物相同,配伍不同,所產生的方劑不同,故方劑學。 |
茯苓梔子茵陳湯,是藥名,主治谷疸,心下痞滿,四肢睏倦,身體麻木,身目俱黃,心神煩亂,噁心欲吐,口生惡味,飲食遲化,小便赤黑,出自《衛生寶鑑》卷十四。
【組成】茵陳葉3克 茯苓(去皮)1.5克 梔子仁 蒼朮(去皮,炒) 白朮各9克 黃芩(生)1.8克 黃連(去須) 枳實(麩炒) 豬苓(去皮) 澤瀉 陳皮 漢防己各0.6克 青皮(去白)0.3克
【用法】上十三味,哎咀,作一服。用長流水450毫升,煎至150毫升,去滓,空腹時溫服。
方劑學,名處方,俗稱湯頭。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,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,配伍而成,在同一張方劑中,藥物相同,配伍不同,所產生的方劑不同,故方劑學。 |
茯苓梔子茵陳湯對於治療谷疸,心下痞滿,四肢睏倦,身體麻木,身目俱黃,心神煩亂,噁心欲吐,口生惡味,飲食遲化,小便赤黑等疾病具有很好的效果。
來源 組成 用法 主治茯苓梔子茵陳湯,中醫方劑名。出自《衛生寶鑑》卷十四。具有清熱燥濕,疏肝利膽之功效。主治谷疸。
茵陳梔子湯,中醫方劑名。出自《東醫寶鑑》卷六引《醫學綱目》。主治谷疸。
組成 用法用量 主治 附方 重要文獻摘要苓甘梔子茵陳湯用於濕證,便澀,腹中脹滿。
方劑名稱 藥物組成 加減 處方來源 方劑主治茯苓滲濕湯對於黃疸,寒熱嘔吐,渴欲飲冷,身體面目俱黃,小便不利,全不食,不得臥等疾病具有很好的治療效果。
來源 組成 用法茵陳四苓湯,中醫方劑名。出自《杏苑生春》卷三。主治發黃,渴飲水漿,小便亦少。
組成 用法用量 主治 附方 重要文獻摘要茯苓滲濕湯對於黃疸,寒熱嘔吐,渴欲飲冷,身體面目俱黃,小便不利,全不食,不得臥等疾病具有很好的治療效果。
來源 組成 用法茵陳黃芩湯--組成為茵陳蒿4兩,大黃(蒸過)4兩,生麥門冬(去心)4兩,梔子仁4兩,青黛3分,升麻3分。出自《聖濟總錄》卷二十八。
大茵陳湯是一種藥,上十一味,哎咀。用水900毫升,煮取300毫升,分三次服。得快下,即停服。